【以案释法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远离网络谣言
网络谣言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也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。中央网信办相关单位负责人表示“将持续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,不断健全联动工作机制,组织重点网站平台加大对网络谣言的辟除、曝光力度”。用事实真相驳斥谣言、以辟谣标签阻断谣言,不断拓展网络谣言治理的深度和广度,一个清朗网络空间必将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。网络谣言乱象严重误导公众认知,破坏网络生态,冲击社会信任体系,广大网民对此深恶痛绝。正因如此,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,特别是针对社会民生领域加大网络谣言治理、提升辟谣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,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,也是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、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的必由之举。
典型案例:
近日,网警在巡查中发现,一网民为吸引眼球,在多个微信群编造发布“某银行倒闭”“不要再往银行存钱”等谣言信息,引发谣言大范围传播,严重扰乱公共秩序。目前,公安机关已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。
【相关法律法规】
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编造虚假的险情、疫情、灾情、警情,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,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,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网警提示:遏制网络谣言,新闻媒体要做好信息真假的“把关人”,对虚假信息及时进行过滤,对真实信息及时做出报道。切不可为提高网站点击率,对信息做出草率处理,甚至为了迎合受众作虚假报道。新闻媒体是实现信息公开的有效渠道,是网络谣言的“把关人”与“终结者”,媒体人应进一步强化媒体的责任与担当,确保新闻的真实性,通过对真相的及时报道与对虚假信息的澄清,使网络谣言不攻自破。
上一篇:【以案释法】净化网络——时代的需要,我们的责任[ 07-22 ]
下一篇:【以案释法】网络谣言无止境,绿色上网讲文明[ 07-22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