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以案释法】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,让人充满幸福感
如果说网络谣言以其新奇性和爆炸性吸引公众眼球的话,那么辟谣本身则是“过了时的信息”,这是辟谣的艰难之处。谣言往往通过不断重复,从而达到对受众的重复性记忆。但是,辟谣不行,辟谣要严格遵循正式宣布的固定形式,还要顾忌那些单纯地为辟谣而辟谣所可能引起的反作用,比如可能让不知道谣言的人了解谣言,或者让那些信谣的人坚信谣言。为建设良好网络生态,临沭公安严格依法履职,准确适用法律,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,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,加大监管力度,严格规范使用者发布、转发信息行为,当好网络生态的安全员。
典型案例:
近日,临沭网警在巡查中发现,一网民在网络平台编造某地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的谣言信息,该谣言信息被大量转发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经公安机关依法调查,该网民承认是其编造的。目前,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。
【相关法律法规】
编造虚假信息,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,在信息网络上散布,或者组织、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,起哄闹事,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(四)项的规定,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。
临沭公安提醒:
守住法律底线,约束个人行为,不信谣、不传谣,是阻断网络谣言的最好办法。网民需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,重要信息要以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,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转发、不扩散,拒绝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,尊重他人隐私,不越法律红线。
上一篇:【以案释法】粉碎不实谣言 维护社会和谐[ 08-05 ]
下一篇:【以案释法】临沭公安重拳出击 整治网络谣言[ 08-05 ]